当前位置:文玩梦工厂 >> 收藏百科 >> 详情

辽金时期春水秋山玉的独特魅力


2025-07-29

辽金时期的春水秋山玉是中国古代玉雕艺术的杰出代表,其独特魅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辽金时期春水秋山玉的独特魅力

1. 主题鲜明,反映游牧文化

春水玉以春季捕猎天鹅、大雁等水禽为主题,常见鹘攫天鹅、莲荷水草等图案;秋山玉则以秋季山林狩猎为背景,多表现鹿、虎、熊等动物与柞树、山石的组合。这两类题材源于契丹、女真族的“春水捺钵”“秋山捺钵”制度,生动再现了北方民族四时迁徙、渔猎并重的游牧生活,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。

2. 工艺精湛,写实与艺术并重

采用多层镂雕、俏色巧雕等技法,利用玉料的天然皮分主体与背景。例如秋山玉中常见黄褐色玉皮表现秋日枯叶,白玉部分雕刻动物,层次分明。线条刚劲流畅,动物造型肌肉饱满,动态捕捉精准,既有写实性又充满张力。

3. 文化融合的独特审美

虽源自游牧传统,但融入了中原传统的谐音寓意(如“鹰(英)捉鹅(恶)”象征除恶)、道教长生思想(鹿象征禄寿)。金代作品更吸收宋瓷刻花工艺,纹饰趋于繁密,体现多民族文化交融。

4. 材质与色彩的巧妙运用

多选用新疆和田玉、东北岫岩玉等,尤其青睐带皮籽料。工匠依玉料颜色分层设计,如黑色部分雕猎鹰,白色部分刻天鹅,形成强烈视觉对比。这种“随色赋形”的工艺远超同时期中原玉作。

扩展知识:

“捺钵”是辽帝季节性游猎的行帐制度,春水(鸭子河泺)、秋山(庆州伏虎林)为固定场所,后成为玉雕母题。

存世品中,金代春水玉鹘鸟多回首凝视,鹰喙与天鹅颈部形成“S”形曲线,更具戏剧性;辽代则多见天鹅挣扎的悲壮场景。

元代继承此题材但趋于程式化,明代演变为“莲池纹”“松鹿纹”,失去原有民族特色。

这类玉器不仅是艺术品,更是研究辽金社会制度、生态观念的重要实物,其粗犷中见精微的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
标签: